進入3月份,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東北工業集團生產的主導產品重卡車橋已達到日產650根,創出日產歷史新高,與剛復工復產時的日產380根相比,產能提升了71%,傳動軸產品的產能比復工復產之初提升了80%。據了解,該公司在疫情防控工作十分繁重的形勢下,所生產的重卡車橋、傳動軸、離合器以及飛輪齒圈總成等主導產品能夠實現逆襲,暢銷國內外,離不開一大批沖在前頭、爭分奪秒的共產黨員,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企業駛上發展的快車道,跑出復工復產的加速度,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第一線高高飄揚。
“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正月初三,正在陪家人過年的一東公司李大利毫不猶豫地回到工作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每天上、下午都到分廠監測值班人員、加班人員的體溫,檢查他們是否佩戴口罩。為了讓值班人員能按時吃上飯,他一人到超市采購食品分發給大家,降低了值班和加班員工外出感染病毒的風險。每當有供應商前來送貨時,他組織生產物流部人員,先對貨物和物流車輛進行消毒,然后再安排叉車司機往公司內運送貨物。
2月4日,大華公司收到土耳其客戶下達的信號圈產品供貨訂單,要求每周為其發送280件成品。由于該產品剛完成轉產不久,突然增量,導致生產能力明顯不足。加上受疫情因素的影響,訂購的專用設備不能及時進廠,給大華公司按時完成訂單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為了滿足訂單需求,大華公司決定采取停人不停機的生產模式。“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作為生產一線的操作工,鮑慶國知難而上主動請戰,他每天早來晚走,午飯都是在現場吃,每天都工作12個小時。由于該產品結構特殊,需要單齒切削,加工難度特別大,班產定額僅20件,可鮑慶國從2月5日開始,每天都多交出2件合格產品。
面對疫情期間物流受限,外地車輛進入蓬萊需要蓬翔公司人員在高速口確認并自行“倒貨”。“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在這關鍵時刻,生產管理部的預備黨員喬嚴磊主動站了出來,從大年初三開始,他每天開車去高速口接運生產所用的原材料,一直堅持了20多天,保證了蓬翔公司復工復產后的物料供應。
由于疫情期間有居家隔離的員工,導致生產一線員工短缺。2月15日,蓬翔公司號召部室管理人員支援一線。“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生產管理部的共產黨員趙任飛站了出來,主動要求支援一線。更難能可貴的是,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變更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趙任飛主動提出月底前不輪崗,堅持在生產一線頂崗生產。
吉利汽車公司要求大華公司在2月底前提供126套雙質量飛輪樣件裝車試驗。為了能早日將該產品成為替代進口的產品,實現國產化,項目組組長石磊不分白天黑夜地跟蹤在生產線上,一邊忙于工藝編制和生產線調試,一邊忙于排產和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有關難題。當部門領導勸他多休息時,石磊堅定地說:“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在他的帶領下,大華公司按時將126套樣件發送到吉利汽車公司。經過2次小批量試裝,通過了吉利汽車公司專家組的評審,成為替代進口的產品。3月份,大華公司獲得了吉利4G15型雙質量飛輪2000套訂單,成為該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生產的關鍵時刻,捷凱公司由黨員田玉國、梁福義等人組成的“維修小分隊”解決了D225機床存在的問題隱患,不僅讓這臺設備“起死回生”再次得到利用,還使公司的產能提高了25%,滿足了每天900套傳動軸產品的裝配任務。當公司領導表揚他們的行為時,他們說,“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簡單的一句話,田玉國道出了“維修小分隊”全體隊員的心聲。
在東北工業集團,每當在疫情防控或復工復產中出現急難險重任務時,總會聽到“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沖在前”這句熟悉的聲音。這聲音已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主動擔當的代名詞,在東北工業集團所屬企業里每天都能聽到這句熟悉的聲音。(陳鳳海)